2007/10/22 18:44
害喜媽咪 孕期食物之最

文/芹青
諮詢專家/林明潔 台北榮民總醫院營養部營養師
      徐慧茵 中華民國中醫婦科醫學會理事長
      林明潔 台北榮民總醫院營養部營養師


害喜始於懷孕的第6周週,這個期間,多數的準媽媽會擔心--自己什麼該吃,什麼不該吃?,更擔心吃得不夠,寶寶會營養不夠、發育不好。究竟在這長達三個月的時間,要如何吃得聰明,又能促進胎兒健康發展呢?

一般而言,害喜始於懷孕的第6周週,差不多是胎盤真正開始製造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(簡稱HCG)的時候,這是懷孕時特有的荷爾蒙;通常害喜的症狀會在第8~9周週間,達到顛峰,在第13周週後,逐漸消失。

害喜(Morning Sickness)在英文來說是指晨吐,但事實上,害喜未必都發生在早上,它可能在任何時候發生,也可能因為某些氣味而引發噁心、嘔吐等症狀,懷孕前期的害喜情況因人而異,因此準媽媽如果有害喜情況發生,可以試試以下各種撇步,找出最適合自己的舒緩良方。

‧ 害喜吃不下怎麼辦?

1.少量多餐:約2~3小時進食一次,每次只吃少量食物,以富含碳水化合物(例如蘇打餅乾)及蛋白質的食物為佳,並且避免吃太油膩的食物。如果餓肚子會容易引起嘔吐衝動,因此不要空腹。

2.進食中不要喝湯或飲料,應在飯後1小時後才喝,這樣比較不會有噁心感。基本原則是,液體食物的補充最好在兩餐中間給予,少吃湯湯水水的食物,進餐時,固體及液體食物應該分開食用。

3.避免吃油膩、油炸、含人工香味的食物。對於某些特別容易引發噁心、嘔吐的食物,也要儘量避免。

4.食用清淡、無刺激性的食物,避免用辣椒、胡椒來烹調食物。

5.選擇季節性的蔬果,如此可避免吃到不新鮮的食物。

6.吃飯後儘量避免平躺,應保持直立的姿勢一段時間(約20分鐘),以避免胃酸逆流造成噁心感。睡覺時也要墊高枕頭,因為?高頭部可以減少食物逆流。

7.早晨起床之後,儘量緩慢地離開床舖,避免動作過快;同時可吃少許食物之後再刷牙,以避免更嚴重的噁心感。

8.若早晨起床後容易噁心,可以在前1天睡覺前,先吃少量的乾穀類食物,如吐土司、乾麵包、蘇打餅乾,或是優酪乳等高醣飲食,可以減少噁心的情況;但。吃完後要做輕鬆運動約20分鐘,不要馬上入睡。若起床後有噁心感,也可以先吃一些這類食物,然後再起床刷牙。為避免早晨起床後的噁心感,可以在前一天入睡前先吃少量的乾穀類食物,如土司、乾麵包、蘇打餅乾,或是優酪乳等都可改善症狀。吃完後也要運動約20分鐘,切勿馬上入睡。若早上起床後有噁心感,也可以先吃一些這類食物。

9.儘量遠離廚房的油煙味,因為孕婦的嗅覺比較敏感,在廚房煮菜時要打開窗戶,或使用排油煙機、抽風機來將油煙排除;也可用微波爐、烤箱來代替瓦斯爐,以減少油煙的?生。

10. 維持室內的空氣流通,多到空氣良好的戶外散步,新鮮空氣可減輕噁心感。

11.避免熬夜,保持輕鬆愉快,避免過度緊張。

12.避免服用鐵劑,因鐵劑容易導致噁心、嘔吐及上腹痛等情形。

13.服用維他命B6,以每月50毫克的劑量為限,可有效改善噁心感;但維他命不可隨便服用,應先諮詢醫師以選擇適當的維他命。

14.服用止吐藥,但必須由婦產科醫師開,切勿自行服用止吐成藥,以免危害胎兒健康;而且止吐藥最好在懷孕10周週之後再服用,以避開胎兒器官發育的關鍵期(懷孕4~10周週),減少藥物導致畸胎的機會。

15.喝薑湯、吃山藥,可舒緩噁心嘔吐感。

‧ 孕婦嘔吐不止須留意

一般而言,害喜的症狀大部分在懷孕3至4個月便會結束,如果所有減緩害喜症狀的方法都不適合妳,「孕吐」仍然持續不停,因而造成營養失調或脫水症狀,準媽媽們必須立即與婦產科醫師聯絡,接受治療,才能擁有強健的體質,並孕育出健康的寶寶。
此外,準媽媽們也必須留意是否有其他身體器官的疾病,包括:腸胃疾病(腸胃炎、肝炎、胰臟炎、盲腸炎、腸阻塞、消化道潰瘍、急性脂肪肝、膽管疾病等)、泌尿道疾病(腎結石、腎臟炎、尿毒症等)、新陳代謝疾病(糖尿病引起的酮酸血症、愛迪生氏症、甲狀腺機能亢進等)、多胞胎、葡萄胎、子癇前症等等。此時必須立刻與婦產科醫師聯絡,接受治療,以確保準媽媽和胎兒的健康。

‧ 害喜吃什麼好呢?

婦產科醫學會曾於2001年發表一份「全國準媽媽孕期症狀大調查」,結果發現準媽媽在懷孕期間,最常產生的症狀竟然是「頻尿」而非「嘔吐」;在胃口改變上,懷孕害喜其實較偏好吃「鹹」的食物,顛覆了傳統上認為孕婦愛吃「酸」的看法。對此,營養師認為準媽媽在飲食上喜好重口味無傷大雅,但必須注意鹽分的攝取不應過量。

‧ 破解孕期食補的迷思

依據傳統,很多婆婆媽媽們在女兒或媳婦懷孕時,總是會買些珍貴的補品給孕婦進補,其中,最常見的是黃連、珍珠粉、人參等,也有許多人認為多喝牛奶、豆漿,多吃水果,可以讓寶寶生出來後擁有幼咪咪、白泡泡的肌膚。究竟這些東西,在懷孕的時候是不是必需的呢?

‧ 黃連適用火氣大和清熱解毒

黃連對很多細菌都有抑菌制的作用,少量食用,可促進胃部的消化能力,抑制胃酸。古書上記載黃連為大苦大寒、入心瀉火、鎮肝涼血、燥濕開鬱、解渴除煩、益肝膽而厚腸胃,同時還可以消心瘀、止盜汗,是瀉火燥濕之藥。從古至今沒有人說過孕婦不可以吃黃連,但是也從來沒有一本書記載,孕婦在懷孕後應常常吃它。有記載說「虛寒為病者禁用」,也就是說,腸胃虛寒或是體質比較寒者不應食用,久服黃連反而容易上火。

黃連並非不可食用,因個體體質不同,並非每個孕婦都適合,它僅僅適用於火氣大,有心火上炎,或是有細菌性及病毒性感染的孕婦,通常是用作清熱解毒劑,而不是坊間認為的清熱涼血安胎藥。
因此,對於孕期服用黃連來清胎熱、安胎的說法並無根據,反倒應該留意的是,長期服用黃連,反而容易導致上火。

‧ 珍珠粉可治黑斑

準媽媽都很希望自己的寶貝可以擁有白嫩的肌膚,也很擔心懷孕時長黑斑,因此,會在懷孕時吃些珍珠粉,醫師指出,在孕期吃點珍珠粉,對孕婦本身會有一定程度上的幫助。

珍珠粉並沒有很明顯的禁忌,因此在孕期食用沒有什麼問題,但必須注意的是,須磨成極細膩的粉狀,否則反而會傷胃,產生停滯。如果不希望寶貝生出來後皮膚容易長痱子、皮膚炎等等,可在醫師指示下,在懷孕6、7個月時吃點珍珠粉,每天只要吃2分,1天1次也就夠了,受孕期間,一共總計量2兩,對胎兒或媽媽都有相當程度的幫助。當然,臉上有黑斑的孕婦,也可以在玉容散裡加上珍珠粉一起調勻來敷臉,都有相當程度的幫助。

‧ 人參適用體質虛弱者

此外,人參也常被用來當作孕婦的補品,然而事實上,熱性的補品對孕婦和胎兒是弊多於利的;因此,在懷孕後如非必要,不宜使用人參。人參屬大補元氣食品,孕婦如果吃多了,或是常常服用,反而會氣盛陰耗、陰虛火旺,也就是說「氣有餘而陰不足」。

「氣有餘」就變成火氣,因此食用過多人參,反而會讓準媽媽在懷孕初期嘔吐症狀更為嚴重,甚至容易水腫,且對高血壓者產生危險性,容易導致陰道出血或流產。再說,懷孕並非虛弱症,因此人參並不是懷孕時候的必用品。

此外,很多婆婆媽媽會替準媽媽們泡上一大瓶的補藥酒,實在無此必要,基本上只孕婦只需須注意在平時攝取均衡飲食中攝取均衡的飲食,便足以供給懷中寶貝足夠的養分,貿然進補,反而會帶給胎兒更多負擔。而孕婦亂吃補藥及補藥酒,常會導致失眠煩躁,反讓孕期容易感到不舒服。

‧ 孕媽咪吃水果有撇步

「懷孕時多吃水果,寶寶將來才會有水噹噹的皮膚。」許多準媽媽都聽過親朋好友這麼說。然而這項說法已被婦產科醫師踢爆了,專家一致認為「水果皮膚論」沒有科學依據,反之,水果含糖較高,吃多了容易導致孕婦發胖,對產婦本身和胎兒都會有不良影響。

有些準媽媽在懷孕時狂吃水果,就是希望孩子擁有白皙的皮膚,於是,本來1天吃2顆蘋果就夠了,卻一下子超量,結果這些多餘的果糖便沉澱在孕婦體內,形程成多餘的脂肪,導致肥胖。

基本上,影響一個人皮膚好壞有3大原因,一是遺傳,二是生存環境,三是後天保養。水果中的纖維素、維生素、礦物質是孕婦和胎兒非常需要的,營養好,發育好,寶寶出生後的皮膚自然會好,因此,婦女在孕期的確該多攝取水果,但要聰明選擇「含糖低」的水果,如:柚子、桃、生香蕉(略青的香蕉)等,含糖量中等的水果要適量,如:蘋果、梨、柑橘等,儘量少吃含糖高的水果,如:西瓜、熟香蕉。

‧ 牛奶的美白迷思

很多人以為多喝牛奶皮膚就會變白,醬油或咖啡喝多了會讓皮膚變黑,其實都是不正確的觀念。舉例來說,有些香料食物本身就容易感光,如:芹菜、韭菜、芫荽等食物吃多了,經紫外線照射易產生斑點;而紅蘿蔔、木瓜、柑橘、芒果等胡蘿蔔素含量較豐富的食物,如攝取過多,易造成色素沉澱或臉色偏黃。

有些皮膚偏黑的人以飲用鮮奶的方法美白,結果卻沒有享受到肌膚白皙的成果,只是喝胖了。其實,牛奶所蘊含的主要營養維生素B2、鈣質和蛋白質等,都不是美白肌膚的元素,所以喝牛奶來美白並不奏效。

‧ 孕期該補充哪些營養素?

懷孕時除了要注意六大類食物的均衡攝取外,更必須特別留意營養素「量」的增減,以下列出幾種孕婦須注意的營養素:

◎蛋白質
為了胎兒和母體需要,每日蛋白質攝取量應增加6~12公克,其中最好有一半是來自品質較佳的動物性蛋白質,如蛋、牛乳、魚、肉、排骨等;植物性蛋白質可增加豆漿、豆腐等黃豆製品的攝取量。

◎鈣質
攝取足夠的鈣質可以滿足胎兒的生長,且存足骨本可預防中年以後的骨質疏鬆症發生,所以建議每日喝2~3杯牛奶,並且食用深綠色蔬菜、海帶、全穀類和蛋。

◎鐵質
懷孕至生產期間,每日需須額外補充30~50毫克的鐵質,以彌補懷孕及分娩時失血的損失,為了達到適足量,醫師會給鐵劑;但要避免食物和鐵劑作用,應在飯前1小時或飯後2小時服用,含鐵高的食物有蛋黃、肝、肉類、腰子(腎)、動物血液等。孕期攝取適量的鐵質,除了供應孕婦本身及胎兒的需要外,並會貯存在胎兒的體內,以供嬰兒出生後4個月的利用,若母親所攝取的鐵質不足,會嚴重影響嬰兒的血液血紅素值及鐵的儲存量,使其無法應付出生時所需要的量。

◎碘
有足夠的碘,才能夠製造更多的甲狀腺素,供應懷孕時調節基礎代謝率所需。孕婦的基礎代謝速率因為胎兒迅速生長而逐漸昇升高,同時甲狀腺的分泌量也隨之增高,而碘是甲狀腺素的組成物質,所以在孕期應增加碘的攝取量為15微克。

◎維生素A及C
懷孕期間,所有維生素的需要量均增加,以滿足伴隨熱量及蛋白質、脂質和醣類等營養素攝取量增加的代謝需要,維護孕婦身體的健康,以及供應胎兒、嬰兒生長發育之需要。而為了生長的需要,應多多攝取維生素A及C;維生素A食物來源為蛋黃、奶油、肝臟、胡蘿蔔、蕃茄、南瓜、菠菜;維生素C食物來源為新鮮蔬果,如檸檬、橘子、柳丁、蕃石榴。

◎維生素B群
人體產生能量及促進蛋白質代謝需要維生素B群,食物來源為大豆、牛奶、肝臟、糙米等。葉酸是維生素B群的一員,對於細胞快速分裂時的需求有極大的幫助,尤其是懷孕前至懷孕6週時特別需要葉酸,因為它是健康胚胎組織發育所需,並且能夠避免神經管發育不良,而有些婦女在懷孕早期甚至不知道已經懷孕,因此,婦女朋友應該於平日注意多攝取高葉酸的食物,至於有計畫懷孕的婦女,更應該在計畫生育的初期就提高葉酸的攝取,以防萬一。

若是已經知道懷孕,應將葉酸的攝取量則應提高到每天400mcg(平時的兩倍);還應該特別留意的是,葉酸的吸收易受一些藥物的影響,如一般的制酸劑胃藥、阿斯匹靈、酒精等都會影響葉酸的吸收,而且酒精夠更會進一步地將體內所儲存的葉酸排出,並降低腸道對於葉酸的吸收力,所以計畫懷孕的婦女最好遠離酒精。而葉酸的來源多存在於綠色的蔬果,如:菠菜、蘆筍;另外如鳳梨、香蕉、柑橘類、乾果、肝臟、酵母也都有很高的含量。

◎多元不飽和脂肪酸
根據研究,多攝取N-3系列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,對胎兒的腦力及視力有幫助;若是想要有聰明的寶寶,不妨從懷孕起多吃鮪魚、秋刀魚、鯖魚、鮭魚等含豐富DHA的魚類,或是改用菜籽油烹調食物。

◎纖維質及水分
每日應攝取適量的纖維質及水分(6~8杯的量),以防止便祕。

◎絕對避免咖啡及酒類(黑體)
懷孕婦女絕對要避免咖啡及酒類的飲用,以免造成嬰兒體重的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arlico 的頭像
    marlico

    筠祐的部落格

    marlic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